【處方用名】當歸、秦歸、歸頭、歸身、歸尾、全當歸、酒當歸、土炒當歸、當歸炭。
【來源】本品為傘形科植物當歸的干燥根。秋末采挖,除去須根及泥沙,待水分稍蒸發(fā)后,捆成小把,上棚,用煙火慢慢熏干。
【炮制方法】
1當歸(全當歸)取原藥材,除去雜質,洗凈,稍潤,切薄片,曬干或低溫干燥,篩去碎屑。
2當歸頭取原藥材,洗凈,稍潤,將當歸頭部分切下4~6片(薄片),曬干或低溫干燥(有取當歸頭部分,縱向切薄片)。篩去碎屑。
3當歸身取原藥材,除去雜質,洗凈,潤透,去根皮,去當歸身部分,切薄片,曬干或低溫干燥。篩去碎屑。
4當歸尾取原藥材,除去雜質,洗凈,潤透,取須根部分,切片,曬干或低溫干燥。
5酒當歸取凈當歸片,用黃酒拌勻,稍悶潤,待酒被吸盡后,置炒制容器內,用文火炒至深黃色,取出晾涼。
每100kg當歸片,用黃酒10kg。
6土炒當歸將灶心土粉置炒制容器內,用中火炒至土呈靈活狀態(tài)時,投入凈當歸片,炒至當歸片上附著滿細土時,取出,篩去土粉。
每100kg當歸片,用灶心土粉30kg。
7當歸炭取凈當歸片,置炒制容器內,用中火炒至外表面微黑色,取出晾涼。
【注意事項】
1當歸片薄,炒制時火力適當減弱,出鍋時操作要快,防止焦糊。
2炒炭時應及時噴淋清水,防止過火。
3土炒時,灶心土的溫度也不宜過高,以防糊片。
【炮制作用】當歸味甘、辛,性溫。歸肝、心、脾經。生品質潤,具有補血活血,調經止痛,潤腸通便的功能。用于血虛萎黃、眩暈心悸、月經不調、經閉痛經、虛寒腹痛、腸燥便秘、風濕痹痛、跌打損傷、癰疽瘡瘍。傳統(tǒng)習慣止血用當歸頭,補血用當歸身,破血用當歸尾,補血活血用全當歸。
酒炙增強活血通經的作用。多用于經閉痛經、風濕痹痛、跌打損傷。
土炒增強入脾補血作用,又能緩和油潤而不致滑腸。多用于血虛便溏、腹中時痛的患者。
當歸炒炭后,以止血補血為主。用于崩中漏下、月經過多。
【炮制研究】
1隨炮制溫度升高,阿魏酸含量降低。酒炙后水溶物增高,阿魏酸幾乎無降低,鞣質減少,銅、鎳含量增加,鉛含量降低。土炒后鞣質增加,水、醇浸出物及阿魏酸稍有降低,鐵、鎳、銅、錳、鋅含量顯著升高,鉛含量降低。制炭后鞣質含量升高1倍,其他成分成倍降低,鈣、鎳含量增加,鉛含量降低。
還原糖和水溶性糖的含量:酒炒當歸>生當歸>清炒當歸>土炒當歸>當歸炭。水溶性粗多糖含量:酒炒當歸>生當歸>土炒當歸>清炒當歸>當歸炭。
2當歸對子宮有“雙向性”調節(jié)作用,其水溶性和醇溶性成分能興奮子宮,高沸點揮發(fā)油能抑制子宮收縮。
【貯存】炮制品密閉貯存,置干燥處。防霉、防蛀。不宜長期貯存。